中國IDC圈6月28日報道:在很多時候,評估標準都面臨這種簡單和實用之間的沖突。在一般的情況下,一套指標要想讓大家都接受它,就越簡單越好,而如果它要變得更加的實用些,則必須變得復雜一點。這仿佛成了一個永遠也跳不出去的困境。
因此,綠色網格組織是大型數(shù)據中心的最愛,PUE(電力使用效率)能夠獲得如此大的成功,就是因為它的使用和計算是如此的簡單,它能夠準確的告訴你的數(shù)據中心IT設備的電力使用效率?,F(xiàn)在,幾乎所有的數(shù)據中心都在使用這個測量標準。
但是,必須要明確的一點是,PUE并不能有效的評估的整個數(shù)據中心的效率,它評估的只是電力使用的那一部分,它并沒有考慮到很多工作其實不用電也是可以完成的。
當你要試著爭論這個問題的時候要清楚兩件事,首先,使用性這個詞是很主觀的,它是針對每個用戶的,而每個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。比如,過濾垃圾郵件這件事情對于我們這些終端用戶來講是很實用的,但是對于我們上層的服務提供商來講這其實是一種資源的浪費?;蛘撸現(xiàn)acebook是有用的還是一種浪費呢?
第二件事是有關于數(shù)學上的。如果是套用一個分析問題的公式,你可能會說,我們已經得出了這一部分的比例,我們再把剩下的那部分整理出來,把他們相乘就可以了。
對于數(shù)據中心的PUE這類的問題,這套公式是適用的。我們可以通過一部分IT設備的PUE值來得出整個數(shù)據中心的PUE值。
但是如果是整個數(shù)據中心的效率來講這就行不通了,你必須考慮到有一個工作人員精神上的效率問題,這是沒辦法通過具體的數(shù)學公式來得出計算結果的。
德意志銀行計算效率的方法是由該公司基礎設施首席建筑師AndrewStokes領導的,他的效率方法就像剝洋蔥那樣一層層的分析,更進一步的深入數(shù)據中心?,F(xiàn)在這種計算方法對于室內的公司是很適合的。但是你嘗試著用這種方法去和別的公司進行比較的時候你就會發(fā)現(xiàn)這種方法其實沒有人們想的那么有用。
有一個關鍵的問題,數(shù)據中心內的各個因素并不是相互獨立的,而是緊密的聯(lián)系在了一起。例如,你想增加IT效率,就必須要停止使用一些服務器,將任務轉移到那些效率高的服務器上運行,但這樣的話,對于整個數(shù)據中心來講,所有服務器的使用率就降低了。而如果你要增加這個比率,那就意味著你的PUE值要變得糟糕,因為更多的服務器產生了更多的熱量。
換句話說,這種將指標乘在一起的計算方法是將問題簡單化的辦法,這也是它的吸引力之處。因為有時候,簡單其實也是一種實用性。
幾年前,分析公司麥肯錫試圖將這種指標組合排序,并把它稱之為CADE(企業(yè)數(shù)據中心平均效率),不過,這個想法在現(xiàn)在已經差不多絕跡了。
現(xiàn)在在網上基本已經找不到關于CADE的相關報道了,唯一的例外是電力公司的電力保證指數(shù),例如PAR4這個值就代表了可以保證服務器電力供應的正常,而PAR4值就是CADE指數(shù)的一部分。
盡管這些指數(shù)例如PUE值,并不能很全面的反應出一個數(shù)據中心真正的工作效率,但是確實也能反映出一些問題,至少,你能夠明確的知道你的數(shù)據中心電力使用的情況,從這方面看,還是有它們的實用性的。
我們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其實沒有任何一個簡單的答案是足夠實用的,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在試圖找到一個復雜并足夠實用的答案,但卻一直在使用簡單的答案。